相愛相殺?親子溝通,我們可以有更好的選擇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文/張佳雯 諮商心理師

「心理師,為什麼我為孩子做這麼多,他卻跟我說,都是因為我才害他這樣的?」

「心理師,為什麼我都已經快要三十歲了,我媽還是要干涉我的各種決定?」

「心理師,我是他的爸爸不是仇人啊,但一講到他用手機的事,他就發瘋似對著我大吼!」

「心理師,輔導老師說我的小孩傷害自己、有自殺念頭,但她什麼都不跟我說,怎麼辦?」

    親子關係一直是最親密卻又難解的一道題,在諮商室中總是上演著一次又一次的哀嘆、困惑、憤怒與疑問,無論身為父母還是孩子角色,往往都掙扎在想要符合對方的期待,卻也渴望擁有自我的盼望中。於是,愈是親密的家人,彼此也傷得愈深。另外,因著世代變遷,親子之間的生活經驗愈來愈不同,這樣的差異也加深了彼此的鴻溝,倘若無法靜下心來聆聽與回應,難以交集的對話,可能也讓雙方的衝突一觸即發或互動僵如冰山。

    當親子關係卡關時,我們都需要先靜下來思考一下自己對對方的期待是什麼?這些期待的背後又受到哪些過去經驗的影響?譬如說,父母堅持孩子要學音樂,但孩子的意願低落時,父母便開始失望、氣惱,若能靜下來思索,有時會發現這樣的堅持可能來自過去童年時無法實現的夢想……;又譬如說,一直想要規範孩子能妥善使用3C產品的父母,卻常在孩子嘔氣時無法堅持教養方式,經過細細探索後,才發現是父母在過去原生家庭中的需求常被忽視,以至於當他看見孩子失望神情時,便容易心軟而無法繼續堅定教養原則……,當我們能覺察與理解這些期待或堅持從何而來,試著安頓自我情緒或是調整互動方式時,親子溝通困境便有機會開始鬆動。

    親子溝通是一門需要學習的功課,個性的差異、世代的影響以及身處不同發展階段,都需要調整合適的對話及溝通方式,例如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時,考量他們的大腦快速發展與賀爾蒙的影響,需要運用平穩語氣以及平等的對話方式,來取代幼兒時期較直接、明確的指令;面對進入中老年期的父母,需要尊重、堅定且明確說出自己的需求,協助他們理解孩子已能為自己負責、為自己作決定的自由。在生命不同的階段,親子溝通也需要不斷調整,利用有效合宜的對話讓親情在彼此尊重及理解下好好被說出,讓關心的傳遞是愛而非誤解或傷害。

    親子溝通有如雙人共舞,不同的舞曲階段,雙方的舞步都需要配合調整,這樣的調整,往往需要學習也需要練習,調適過程中的挑戰及不習慣都是改變的正常歷程,然而這些努力與堅持,將能讓愛能妥切地被感受到,讓家能成為彼此的被支持、接納、理解及安心的避風港,不再是相愛相殺、劍拔弩張的戰場。

《引用本文請徵求歸心心理諮商所和作者同意》